最后,美国崛起为全球霸主,这解决了为什么美国在二战后采取了欧洲大国的大战略,而不是一战后采取的大战略的问题。1919 年,美国在欧洲部署了数百万军队,对战胜国协约国拥有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占据优势地位是一个可行的目标,但美国却要等上一代人的时间,才会参与到更传统的大国政治中来。汤普森 在政策变化模型的应用中找到了答案,但也隐含着一个想法,即当一些国家选择获得(或放弃)多少权力时,它们的影响会比其他国家更大。此外,这些决定是战略环境的内生因素,这并非微不足道。美国在一战后获得的收益相对不如二战后多,但它仍然可以在塑造欧洲权力平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纳粹德国在二十年后试图破坏这种平衡。
所引用的研究回答了有关国家间战争的重要问题,并指出了一些产生新难题的事实——例如,为 财务数据 什么民主国家不利用其战时信用优势?但是,关于国家选择获得、放弃或行使多少权力的常用词汇与其他主要研究方向有关。对战争融资的预期如何影响战争的爆发?建立联盟的能力首先如何影响危机升级为战争?为什么有些国家公开试图增强其军事力量,而这表面上应该有预防性战争的风险?最后,一个国家决定利用其成为大国的潜力,或放弃其所包含的承诺,如何影响大国政治的更广泛潮流?这些问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有关权力和战争的文献中,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这对研究广泛问题的研究人员来说应该是一种福音。
精选图片来源:skeeze 拍摄的退役军人。来自Pixabay 的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