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在生存与不生存之间的抉择表明了这两者之间的不可能的选择。一方面,生存意味着忍受生活的危险,另一方面,不存在则意味着与之抗争而死去:
“对于精神而言,是忍受
不公正命运的打击更为高尚,
还是拿起武器对抗汹涌的浪潮
,直面它们,结束一切?死亡......沉睡” 。[13]
哈姆雷特的绝境在于,面对他存在的折磨,不存在的解决办法,也就是死亡的解决办法,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他的“戏剧[...]不是与死者的相遇[...],而是与死亡的相遇” [14]。事实上,鬼魂将死亡变成了生命的一种形式,因为他证实自己要在炼狱中赎罪。因此,不再确定它会不会结束。哈姆雷特对死亡失去了信心[15],他的欲望也陷入了停滞。
欺骗存在
结果将如愿以偿。哈姆雷特作为主体与客体 a葬礼上得到重新建立,在那里,她的哥哥雷欧提斯悲痛欲绝,跳进了坟墓。哈姆雷特听到了后者“痛苦的言辞” [16] ,并加入了他的行列。通过这种认同,主体与客 阿富汗 WhatsApp 手机号码 体的关系被重新建立,从而引导王子“重新发现[...]他的全部愿望” [17]。因为当奥菲莉亚成为“一个不可能的对象” [18]时,“主体被剥夺了[...],这个东西就成为欲望的对象” [19]。因此,对哈姆雷特来说,这个对象就像是一种“存在的诱惑” [20],使与之相关的痛苦保持距离。
在同意辨认后,王子大声喊出他的发音:“这是我,丹麦人哈姆雷特。” [ 21]他既可以再次说“我”,又可以重新相信他人、相信天意。就在他准备发起一场不正当的斗争时,他说:“顺其自然” [22] ,这表示他做出了一定的选择。
因此,在《哈姆雷特》这部“欲望的悲剧” [23]和生存的悲剧中,封闭的是一个开口:王子重新相信能指,委托他的战友霍雷肖传达他的故事[24]。墓地场景的必要性是因为在奥菲莉亚去世之前,哈姆雷特已经剥夺了她的婚姻。但哀悼需要对象。看到雷欧提斯亲吻死去的奥菲莉亚,哈姆雷特从他身上认出了自己。
此刻,他自身与奥菲莉亚的主体关系得以重新建立。奥菲莉亚,他所拒绝的可爱的小东西 !两个人之间的决斗岌岌可危:争夺哀悼的对象。在坑底,两人尽可能靠近尸体对峙。在这座墓地里,哈姆雷特在爱情对象的真正丧失的驱使下,面对他者的死亡。哀悼的阶段是不够的,因为要达到欲望的客体原因(这种原因由任何能指都无法替代的缺失构成),就必须完全牺牲一个人的自恋。哈姆雷特做到了,他用“使罪犯受到致命伤的武器”打击了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