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现在的合

Learn, share, and connect around europe dataset solutions.
Post Reply
rifat28dddd
Posts: 714
Joined: Fri Dec 27, 2024 12:29 pm

化现在的合

Post by rifat28dddd »

千鸟文化员工参与《哪吒2》制作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2006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孙路在成都看到了一则“三昧火动画电影培训班”的小广告,1000元培训费学三四个月,虽然很难不怀疑是骗局,但架不住从小喜欢动画动漫的冲动,孙路决定报名。“去软件公司写代码多枯燥,如果能用写代码来做动画,那多酷”,这是他的初心。

当时中国的三维动画电影尚属“蛮荒地带”,就连北京电影学院也是在2000年才将美术系动画专业独立为动画学院。

孙路记得,他刚学动画电影那会儿,由中国人自己投资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D动画巨制《魔比斯环》上映,历经了五年的制作,投入了上亿元,最后票房却只有600万元。动画片的竞争是艺术和技术的竞争,而当时的中国对CG电影(电脑图像电影)的经验几乎一无所有。

虽然《魔比斯环》在商业上惨败,但那群制作人员却四散各地,继续传播不灭的动画星火。其中一组人来到成都,做了孙路参加的“三昧火动画电影培训班”,培育行业人才。

“包括成都魔法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毛启超,我们 印度尼西亚 whatsapp 号码列表 鸟文伙人杨科、成都比格熊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的老板熊自华等人,我们都是三昧火2006年首期培训班的学员。”孙路回忆道,三昧火集结了一批懵懂却又热爱动画的人,播下了一批火种。

后来,没机会做动画的那些年,孙路蛰伏于游戏行业打工。直到2015年《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孙路再次得到了动画抛来的橄榄枝。“‘大圣’火了以后,光线(传媒)在成都投了两家动画工作室,一家是毛启超的魔法动画,另一家就是饺子的可可豆。”

再之后,可可豆的《哪吒1》成为2019年爆款;魔法动画的《凤凰》却没能“起飞”。

亲历了原创动画高投入、高耗能却“九死一生”的完整流程后,孙路与合伙人创立的千鸟文化决定先不做“上游”的原创,而是从风险相对可控的“产业链中游”入手,接制作订单。“动画是个工作量挺大的行业,一个动画电影不是说一家公司光凭自己能力就能轻易搞定的”,如此便促成了“中游”若干个动画制作公司的行业生态。

2019年,《哪吒1》最后冲刺阶段,刚成立的千鸟文化帮忙制作了一些需要“江湖救急”的镜头。到《哪吒2》时,已发展到120多人团队的千鸟文化,承接了十分钟左右的镜头制作。“我们动画人之间有一种同僚情分,虽然我们的原创动画没做出来,只要你们有机会,我们就全力以赴给你们顶上。”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