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有时候,城市会成为自然的实验

Posted: Mon Mar 17, 2025 9:42 am
by Bappy32
9/11 恐怖袭击发生后的几周内,纽约市作为金融世界中心的地位受到了质疑。如今,距离那一天可能永久改变纽约历史进程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16 年,曼哈顿市中心重建了其建筑和重要地位。林恩·B·萨加林在以下摘录自《世贸中心遗址的力量》中探讨了世贸中心倒塌和崛起对经济的影响。

纽约人发现自己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所发生事件的物理影响和情感创伤,这些事件此前令人难以置信,但在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媒体上不断重播,直到所发生事件的难以置信变成了痛苦的真实:这对巨型双胞胎,在天际线中高耸入云、看似坚不可摧,如今却成了一片废墟,冒着烟——这是一座深深的坟墓,里面有大约 2800 名平民丧生。损失无法估量。每个人似乎都处于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状态。
纽约的 9/11 恐怖袭击就是其中之一。企业和公司是否需要留在纽约?华尔街作为国际金融之都的地位是否已经终结?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袭击的直接创伤或焦虑是否会导致城市居民离开,搬到恐怖主义威胁较小的地方?企业大规模外流的担忧、居民逃离的担忧、游客远离的担忧、摩天大楼开发终结的担忧,以及城市本身的担忧,都是最重要的,9/11 事件发生后几周的新闻头条传达了这些疑虑:“在受伤的金融中心,试图阻止叛逃”、“触及天空,寻找极限;高层建筑作为脆弱性的象征面临新的质疑”、“当大楼倒塌时,他们在这里居住的愿望也随之消亡。”

“那是一段令人绝望的失落时期,但也是一段充满希望的时期。”
就像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的金融危机一样,9/11 世贸中心袭击事件动摇了纽约人对城市未来的信心。五个行政区乃至更远的地方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纽约是否仍然是那个克服了二战后诸多危机(工业化、投资减少和财产被遗弃、种族和民族变 Coinbase 数据 化、白人郊区外逃、社会和文化冲突以及濒临破产)的坚韧城市?基于当时普遍存在的合理恐惧,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这次袭击不会对这座城市和该地区产生持久的负面经济影响。这座城市的坚不可摧的感觉被粉碎了,然而,正如历史学家迈克·华莱士在袭击发生一周内出版的《纽约时报》特别版中提醒读者的那样,“这种感觉总是建立在对历史的简要解读之上。虽然这次袭击的形式极其新颖,但近四个世纪以来,纽约一直都是谋杀的目标。凭借运气和实力,我们逃过了许多次蓄意袭击,但并非全部,我们的先辈常常担心更糟糕的事情可能降临到他们头上。”

然而,在 9/11 事件中,纽约市作为象征性目标的角色变得太过明显。华莱士写道,流行文化中城市毁灭的幻想“可怕地成为现实”。如果坚不可摧的幻想破灭了,那么反弹、重建和变得比以往更强大、更好的决心并没有破灭;这也是纽约文化历史的一部分,是其勇气和雄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悲剧带来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华盛顿特区承诺将提供巨额资金,用于规划和重建曼哈顿下城、其交通和基础设施、办公楼、住房供应和开放空间设施,以满足 21 世纪的新需求。同时,重建可以恢复该地区的历史活力。重塑自身是曼哈顿下城历史的一部分。自 1963 年 11 月港务局赢得对其开发的法律挑战以来,最初的世界贸易中心就塑造了这段历史。38 年后,重建这片 16 英亩土地的任务正在创造历史,它充满情感,并重新赋予了对在那里遇难者家属的强烈情感、对整个国家的爱国热情和对城市未来的深远意义。


特色图片来源:迈克尔·巴雷拉 (Michael Barera) 于 2001 年左右拍摄的《纽约市自由岛的城市景观》。CC BY-SA 4.0 通过Wikimedia Commons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