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者主要通过我之前提到的网络平台来解决许多数字编辑计划中这种蝴蝶式的缺陷。蝴蝶的寿命通常为一周到一个月。耐用性问题的一个方面由 Pierre-Marc de Biasi 提出。仅考虑发达国家,De Biasi 写道,自 1990 年以来,我们每个人都更换了至少五六次个人电脑,即每三四年更换一次,以保持技术更新。但他问道,我们当中谁还保留着之前的六台电脑及其硬盘?几乎没有人。结果,过去 20 年几乎所有的电子基因文件都完全丢失了。然后 De Biasi 戏剧性地得出结论,1990 年至 2010 年期间我们的现代性将不会有任何档案——两个世纪以来,我们第一次在文化记忆中看到一个黑洞,这在我们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是史无前例的。而且,这个黑洞必定会不断扩大 [De Biasi 2012: 26]。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丹尼尔·奥唐纳 (Daniel O'Donnell) 发现,他检查过的大多数 CD-ROM 版本在出版后不久就无法使用,而埃琳娜·皮尔拉佐 (Elena Pierazzo) 则指出,网络出版的过时性已经变得非常明显:易于上传到网上,易于删除,埃琳娜·皮尔拉佐说。[30]为什么会这样?
Peter Boot 和 Joris Van Zundert 列出了可能出现的问题:资源和服务暂时或永久不可用(服务中断或停止);托管机构关闭或受新目标和优先事项影响;基线服务(例如身份验证)和非基线服务(例如注释链接服务)的升级,平台和代码库的升级。[31]为了应对与数字版本保存相关的»[…] 日益增加的技术和组织负担[…]«,从而使它们能够比蝴蝶的生命更长久、更稳定,Joris Van Zundert 和 Peter Boot [32]传达了他们对未来图书馆的愿景。在这一愿景中,图书馆除了能够将资源转化为服务[33]之外,不仅会保存数字版本,还会开放其可变性:“[…] 图书馆能够定义、管理和维护流程、工作流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版本在数字领域的长期可用性[…]« [34]。因此,响应这一愿景的不是国际合作本身,而是机构间合作,其背景是重新定义图书馆、大学和资助者的角色。非数字化和数字化编辑学术框架之间的一个差异可能就在这里,而这可能不仅仅是程度的问题,因为 Van Zundert 和 Boot 所呼吁的重新定义超越了以更快的方式获取更多信息的范畴。
维持二十年内不断更新的在线作品[35],以及重新配置法定呈缴概念等。法定呈缴 。如果已出版的作品要得到系统收集,即永久可更新的编辑作品的每一个可访问版本(我引用了最近关于古代语言互文性计算机辅助处理的征文),那么,大规模数字化导致的数 阿尔巴尼亚电报数据 字化可用数据的“信息过载”该怎么办呢?
将此类问题置于区域和全球政策的背景下可能会有所帮助。在欧盟资助计划 Horizon2020 中,人文和人文科学最初并未被考虑。正如 Domenico Fiormonte 指出的那样,正是数千名文化遗产领域(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的专业人士签署了一份成功的请愿书,才使得欧洲议会在资助计划中明确添加了“文化遗产”的标签。[36]这对于在更大的保护领域内不断重新配置文本编辑[37]以及使编辑不仅可以处理文本文档,还可以处理声音和图像材料的技术可能性并非毫无意义。在“文化遗产”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组织一直在积极推动世界遗产地和文物的保护。这些遗址和文物的分类以及保护或修复指南的制定,是全球理解的政治原则。 1956 年在新德里发布的《关于适用于考古发掘的国际原则的建议》[38]序言的摘录可以作为这一原则的一个例子。那里写道:“[…] 对过去作品的沉思和研究所激发的情感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因此,确保国际合作,并以一切可能的方式促进其社会使命的履行,是极为可取的[…]«
就这一社会使命而言,鉴于非洲政治体制的动荡及其经常产生的文化后果,应该提及(尽管是在有限的语言意义上)现代文本和手稿研究所(ITEM)的一个国际团队的行动。[39]在法国国家资助机构和欧洲发现计划的支持下,“南方法语手稿”团队的目标是制作具有特殊意义的法语文学文本参考版,这些文本将在“自由星球”系列中出版,并拯救法语文学文献免遭遗忘和破坏。后一个目标是通过创建数字档案馆以及保存手稿的实体图书馆来实现的。
在我们这个地区,数字媒体促进了新的解释性社区的建立或加强了现有的社区,这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