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错误
那么芬兰的研究显示了什么呢?除其他问题外,接受调查的年轻人还被要求说明他们吸食大麻的频率:从不、一次、两到四次、至少五次或定期。这就导致了第一个事实错误:这项研究根本没有提到那些“只吸食大麻五次”的人,正如格拉斯尼克尔所声称的,而兰兹也很感兴趣地问道。而且“只吸食大麻五次”和“吸食大麻至少五次”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关于结果,芬兰研究人员指出,两个最重要的选项“至少五次”和“定期”是一起评估的。为什么?因为这些选项实在是太少了,总共才六十六次。请注意,在 6534 名受访者中!
科学家们随后诚实地写道,“吸烟者”的数量太少限制了他们的研究意义。那么也许她并不像格拉斯尼克尔博士在 ZDF 上向数百万观众所说的那么美丽?
类似精神病的症状
这项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研究人员询问了青少年在过去六个月内是否出现过类似精神病的症状。这些问题包括:他们是否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环境中发生了一些奇怪或无法解释的事情;他们是否感到受到某种特殊迫害或影响;或者他们是否思绪万千。
有人可能会开玩笑说,青春期的变化很奇怪,而网红是一个很受欢迎的职业,尤其是在当今的年轻群体中。但让我们严肃一点。
受上述限制的约束,分析实际上表明,如果根据当事人自己的陈述,至少吸食过五次大麻,那么后来被诊断为精神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三倍。控制了先前的精神病样症状、其他物质的使用(尤其是酒精和烟草)以及父母的精神病发生情况。
但要小心!由于吸烟者数量很少,结果的波动率为 95% ,在风险的 1.14 倍到 7.98 倍之间。想象一下兰兹同样惊讶地喊道:“一点一四次!”换言之,由于方法论的缺陷,这项研究在这一点上根本没有意义。这也可以被指责为格拉斯尼克尔女士的事实错误。
谬误
但我们还没有完成。一般来说,正如我们多次说过的,相关性(共现)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特别是,您可能 约旦电报数据 在医学院的某个时候听说过这样一个事实:观察性研究不允许得出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观点,而且具有约束力,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
观察性研究根本无法证明任何因果关系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影响因素的 控制。例如,如果你只看答案“吸食大麻至少五次”,被诊断为精神病的风险在 3.01 倍到 13.91 倍之间。如果兰兹喊一声“十三点九一!”,收视率肯定会增加数百万。
等因素,风险则下降至 1.21 至 8.29 倍。如果将父母患有精神病的情况也考虑在内,风险则要高出 1.14 至 7.98 倍。
原则上,没有任何观察性研究可以考虑到所有因素。因此,可以假设最终留在分析中的 59 名吸烟者在其他特征上也与数千名同龄人有所不同。简单地将剩下的 1.14 到 7.98 倍的风险归咎于吸食大麻,对于电视节目来说是一种低劣的举动。然而,从科学和统计角度来看,这是错误的。这也要归咎于 Vanessa Graßnickel 的错误。
任意性
另一个受到批评的点是:在其他地方,医生们从不厌倦赞美循证医学的圣杯——或者,因为这个术语已经有点过时了,所以称之为精准医学。然而,高科学标准需要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荟萃分析。
为了进行这样的实验,必须将 6,534 名 1986 年出生的芬兰人随机分成一组吸烟者和一组非吸烟者。使用这种方法,30 年后,人们可以高度概率地假设精神病中的差异确实与吸食大麻的因素有关。然而,单单从伦理和法律原因来说,这样的研究就不可能进行。但你不能简单地假装观察性研究中发现的联系是令人信服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