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常所认知的计价方

Learn, share, and connect around europe dataset solutions.
Post Reply
ritu2000
Posts: 427
Joined: Sun Dec 22, 2024 9:26 am

大众日常所认知的计价方

Post by ritu2000 »

但是称重结算的金额仍然会大大超出消费者的预期。这种由自己一手酿成悲剧的消费体验,让大多数年轻人即使被刺了一刀,还是选择吃下哑巴亏。 年轻消费者频繁掉进称重刺客的陷阱,究竟是年轻人吃了缺乏生活常识的亏,还是商家有意为之?惊蛰研究所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一、称重刺客无处不在 惊蛰研究所走访发现,被网友称为刺客的店铺,大部分位于商业广场或购物中心,以独立店面和开放柜台为主。这些店铺大都是用透明的容器装盛着各种散装零食,其中以话梅类果脯蜜饯和糖果为主,容器的外壁贴着相应食品的价格标签。


虽都是明码标价,但这类零食商家对 巴拉圭电话数据 价格单位的标注与式有所区别。惊蛰研究所随机走访了位于上海的槑子君话话的梅梅甜甜梅梅等多个品牌柜台时看到,价格标签均是按照g即一两为标准单位标注的单价。 洞察丨称重刺客盯上年轻人 商场摊位上的价签惊蛰研究所拍摄 此外,有的店铺还在价格上暗设玄机。例如,同一店铺、不同商品的价格单位设置并不统一,部分价格较高的蜜饯标价以g即半斤为单位,单价元到元不等,而价格相对低的则以g即一斤为单位,单价元到元不等。


这导致一些顾客,在不仔细查看标签单位的情况下,可能会选择标注价格更低但实际单价更高的商品。 同时,因为采用非常规重量作为标价依据,消费者也存在对商品价格判断失误、实际消费超出预算范围的可能。惊蛰研究所在上海大融城商场实地走访时,一位刚购买完橡皮糖的消费者表示:看着大都是十几元的标价,本以为购买半袋糖果只需要三四十元,结果结账一看要一百多元。 除了标价陷阱,有的店铺还疑似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
Post Reply